跳到主要內容區

傾聽

腦性麻痺

何謂腦性麻痺

*什麼是腦性麻痺(Cerebral Palsy)?

嚴格說來,這不是一種疾病,而是一種症候群。腦部的運動中樞機能異常是此症的真正原因,而導致腦部機能異常的因素大致可分為先天性、後天性、出生時障礙等三種。

一、先天性的原因:有胎兒期腦部發育異常導致的小頭症等,或 其他的腦部畸型,以及風疹、毒漿體屬的感染、妊娠中毒等。

二、出生時的障礙:有難產、胎盤環不全等導致的氧氣不足狀態。以及 新生兒嚴重黃疸(包括母子間血型不合的[胎兒性母紅血球症]),演變成的核黃疸。

三、後天性的原因: 主要是三歲以前罹患的腦炎、脊髓炎、血管性障礙、頭部外傷等。

上述各種疾病,都會造成腦性小兒麻痺,不可不慎。

* 腦性麻痺的症狀及特徵 最主要的症狀,就是『運動障礙』。至於具體的症狀,則依照患兒的年紀以及產生神經障礙的位置而各自不同。 壹、腦性麻痺之分類及其運動特性:

一、依神經肌肉系統被牽連的部位分: (一)單癱。(二)下肢麻痺。(三)半身麻痺。(四)三肢麻痺。(五)四肢麻痺。

二、依神經肌肉系統被牽連的型式分: (一)痙攣型。(二)指痙型動作徐動型。(三)運動失調型。(四)無張力型。 (五)顫動型。(六)強直型。(七)未分類型。

三、依神經肌肉系統被牽連的程度分: (一)輕度:病兒無需特別照護,可做一般日常活動,不需肢架亦可步行。 (二)中度:病兒有輕度語言及步行障礙,需使用肢架,裝具等來從事日常 活動,需要加以治療。 (三)重度:病兒有嚴重之神經肌肉系統失調症,治療起來較為困難,很少能獨立生活,常常變為保管照護。

四、各類型腦性麻痺之臨床特徵:

(一)痙攣型:約佔50-70%,為錐體系統之病變,病變位置在大腦。

1.誇張的肌腱反射,及持續性的踝關節陣攣。

2.拉張反射度降低。

3.肌肉緊張力增加。

4.上肢出現的是曲肌痙攣。

5.下肢出現剪刀式姿勢。

6.二-三個月大的時候,當手應可張開時卻仍持續地緊繫著。

7.不正常反射之出現。 不正常的驚嚇反射比平常的彎曲度為少。持續性不對稱頸部張力反射,如抓握反射、交替伸直反射。

8.病肢變短或溫度較低。

9.運動發育延緩。

10.攣縮及畸形:如 (1)脊柱後凸。(2)腰椎前凸。(3)骨盆傾斜。(4)嚴重的股內收,常造成一邊或雙邊髖關節脫臼。(5)下肢剪刀式的攣縮。(6)足部馬蹄外翻型畸形。

(二)指痙型動作徐動型:約佔25%,以不隨意肌肉活動為其特徵,乃錐體外病變所引起之結果。

1.不隨意動作:不自主的,無目地的,不能控制的以及不相協調的動作與姿勢,動作會扭曲。

2.不正常的肌肉緊張力,緊張力飄忽不定。

3.通常多為四肢麻痺,而且還包括頭、頸、面部,少有半身麻痺或下肢麻痺情形。

4.上肢受牽連的程度甚於下肢,因此手部常出現許多奇怪的動作。

5.強直張力反射之影響較大。

6.容易發生畸形,但攣縮的機會較少。 脊柱側彎或脊柱後凸側彎,因而常伴有胸部輪廓的畸型。 單側或雙邊髖關節脫臼。 手、腕關節的彎曲畸型,因而手指軟弱無力。 髖關節和膝關節的彎曲畸型,踝關節的馬蹄型內翻或外翻的畸型。

7.語言問題---發聲器官若令隨意動作,則發音困難。橫膈膜若受到牽連,則有呼吸困難。

(三)運動失調型:主要是小腦的病變所引起。

1.不協調動作。

2.肌肉無力、低張性。

3.震顫。

4.不正常步態、下肢被牽連的程度甚於上肢,因此步態 常為寬底,不穩定、而且緩慢。

5.常出現眼球顫動現象。 多半在6個月後伸手抓東西時有運動失調現象,甚至到一歲時由於步態笨拙,經常跌倒才被診斷出來。

(四)無張力型:

1.肌肉低張小,沒有主動收縮,沒有自發性動作。

2.常會影響到控制呼吸的肌肉。

(五)顫動型: 顫動是種不隨意的、節律性的交互動作。由於基底核或小腦的病變所引起。

(六)強直型: 是一種鉛管式的動作或齒輪式的動作。 被認為是拮拉肌的興奮與抑制作用不協調的結果。

1.肌肉為高張性。

2.沒有拉張反射,陣攣及不隨意動作。

3.連續的肌肉僵硬現象,從事被動動作時阻力很大。

(七)未分類型:這類病人較少。

貳、腦性麻痺相關缺陷

(一)癲癇---約有14-75%的腦性麻痺患者會出現以痙攣型的機會較大。

(二)行為異常。

(三)聽力缺損---病人中有5%完全喪失聽力,有8%喪失部分聽力,其中多起於核黃疸。

(四)視力缺損---病人中有25%斜視,10%有偏盲。

(五)知覺損傷。

(六)語言問題---病人中有30-70%會有語言障礙。

(七)智能不足---病人中智商小於70%佔50%,小於50%者佔25%。

(八)情緒障礙。

(九)學習不能。

    ◎腦性麻痺之治療: 腦性麻痺之患者通常都有併發多方面障礙的可能,且患兒有日漸增多之勢,但由於最近診斷及治療方法的進步,最重要的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,最好能到擁有各科專門醫師的綜合醫院去接受全身檢查。

一、物理療法與機能訓練: 嬰兒期的患兒,首重預防其四肢的變形,譬如兩腿伸出會互相交叉的嬰兒,就該在兩腿間放個小枕頭。 物理治療師或患兒的母親,應該每天用手替他做關節的運動。稍大一些更需利用輔助裝置(如鐵鞋、支架)或道具(手杖)來練習走路。最理想的還是每天帶他到殘障機構、或醫院附設的復健中心,或者是住院,接受適當的訓練。

二、心理療法: 患兒情緒上的變化,對於肌肉緊張或不隨意肌的運動,有非常微妙的影響力。因此,必須儘量設法消除他感情上的障礙。而這些端賴患兒的雙親及家族們,都能測底的瞭解疾病的癥結,並不在肌、腱、骨骼方面,而是腦部與心理的問題。進而使患兒與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學校老師以及他社會上所接觸到的人,彼此之間的關係能夠融洽,那麼將收到意外的治療效果。

三、藥劑療法與其他: 患者如果是嬰兒,因為會有不易入睡、容易興奮與受驚、心情不安定等現象,通常要他服用鎮靜劑、催眠劑等。同時他的四肢過份緊張,也可斟酌情形,使用適量的肌肉鬆弛劑。併發癲癇的患兒,一定要服用抗癲癇劑,至於關節或四肢變形收縮的患兒,則要到整形外科、骨科去動手術。如果同時有指痙病,必須做淡蒼球切除手術,併發一側的麻痺與半身痙攣時,做大腦半球切除的手術也很有效。

    ◎腦性麻痺的居家護理 家庭中對於腦性麻痺患者的保育,首重營養的攝取與體能的訓練。 由於患兒吃奶或咀嚼、吞嚥食物的動作比較笨拙,難以獲得充足的養份,無論在質與量的方面都不及一般的嬰兒。因此,母親務必要設法調整牛奶的濃度或食物的硬度,依照患兒的能力,將最適當的食物,耐心的花點食間餵給他吃。雖然患兒對感染症的抵抗力,並不是特別的低,但是一但罹病,就有不易痊癒的傾向。當他感冒或發燒、下痢的時候,應該儘快的給醫生診查,充份治療。平時千萬不要為了怕孩子生病而不准他外出,或者禁止他晒太陽和運動,這種觀念是要不得的,反而會使孩子更加孱弱。同時,也應該讓他和正常孩子一樣,按時打預防針。 患兒稍大一點後,日常生活上的小事,要儘量讓他自己動手。譬如用湯匙或叉子用餐,換襪子或內衣等等。即使他做起來很費力、費時,也不要替他代做。 父母親對孩子的病,絕對不能抱著悲觀的看法,因為,孩子會敏感的感覺到。而且不要讓孩子因自己的病而有自卑感,應該鼓勵他多參加外界的活動。 假使患兒能夠獲得充分的治療,與適當的訓練,將來還是可以和常人一樣,過著健全的社會生活。 平日容易併發的疾病,如感染症〈感冒、支氣管炎、肺炎等〉蛀牙、失眠、興奮、心情不佳、抽筋、關節的攣縮、變形、營養失調症、夏季熱等,應平時接受各科專門醫師指導,多半是可以預防的。

    ◎結語 總之,腦性麻痺患兒之病因、病理變化、發病過程以及臨床症狀上,均有很大的個別差異。使得診斷治療、訓練等均甚困難。因此須要用較大的耐心及愛心去照顧,徹底明瞭病兒屬於哪一類型,其病變在何處?程度如何?進而給予適當的治療與訓練,以改善其心理上與生理上的缺陷,享受正常的人生。